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诠释的创造性与"创造的诠释学"
引用本文:潘德荣.诠释的创造性与"创造的诠释学"[J].中国哲学史,2002(3):118-124.
作者姓名:潘德荣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教授
摘    要:自施莱尔马赫奠定现代诠释学以来,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发展成为一股令人瞩目的世界性哲学思潮。如今,这股思潮突破语言的界线,延伸到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哲学领域。一批海外华裔学者率先对此作出了回应,而美国天普大学傅伟勋教授建立的“创造的诠释学”尤为引人注目。它虽发端于释老之学,然又融会了西方哲学的诠释方法论,在诠释学方法规则的制定上具有独特的建树。在这个意义上,它是融合中、西思想的诠释学形态。其宗旨是构建一个诠释的方法论规则体系,以现代化地重建传统哲学。


Creativity of Interpretation and Creative Hermeneutic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