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御”与中国古代的治国之道
摘    要:"御"起源于驾车,定型于君主专称。本文通过梳理"御"观念的演变,分析其与中国古代治国之道的关系。文章首先简要论述马在国家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指明以御为治国隐喻的发生根源。接下来沿动、静两条线索展开:第一,御的动词式演进,经历"御马→御民→御臣"的转化。先秦诸子对此均有贡献,但是充分奠定御的君术地位的无疑是韩非,他的"驾车喻"具有"技艺""控制""主体客体对抗"等特征。第二,御的名词式演进,经历"御者→御礼→御制"的转变。这是一个从具体名词到抽象概念凝固化的过程,仪式是名词性演化的核心。秦汉之际,皇权建立,御最终转化为君主专称,儒家的御礼和法家的御臣术共同缔造了强大的君权。御作为君制概念反应了先人对于治国的理解:君主以仪式和控制实现统治,政治生活中充满了对抗,又不乏协同。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