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庸》与走出“自以为是”
摘    要:主体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特性,是人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主导意识的一种能力。一方面,这种能动性就其性质和作用而言是"自以为是"的,它使人得以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成为大写的人;另一方面,人为了防止和确保主体意识和行为的安全可靠,又总是在寻找限制自身并使其走出"自以为是"的办法。这就构成了人的认识的二重性及其内在张力。本文通过解析《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逻辑思路,探讨儒家是如何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