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得意忘象”到“举本统末”:由王弼《周易注》的特点看汉魏之际的学术更迭
引用本文:刘震.从“得意忘象”到“举本统末”:由王弼《周易注》的特点看汉魏之际的学术更迭[J].哲学研究,2022(1):66-76.
作者姓名:刘震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易传》与秦汉学术流变研究”(编号18BZX06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王弼对于《周易》的解释,突破了汉代象数易学的烦琐与理解的困难,从《周易》本身出发,通过对卦爻辞的注释和理解,并运用“得意忘象”“卦主说”等解释方法,要求人们不要执着于辞、象等现象本身,而是要通过理解辞和象把握现象背后的意,即在阐述《周易》本身义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隐藏在卦爻辞背后的深层次意义,从而开创了义理易学。同时,王弼的《周易注》努力尝试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王弼看来,自然乃是统御社会之“本”,具体的伦理典章是“末”,只有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注重“举本统末”,以“天地之心”为本,不着痕迹地生发出一系列合乎仁义的礼仪规范,才有利于构建一个有序安定的社会。“得意忘象”和“举本统末”的思想是王弼对当时名教与自然争论的回答,也是对他哲学思想的最好总结。

关 键 词:得意忘象  举本统末  名教  自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