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做中国哲学”中的经典与文明——读赵汀阳先生《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
引用本文:陈壁生.“做中国哲学”中的经典与文明——读赵汀阳先生《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J].哲学研究,2022(3):74-83+126.
作者姓名:陈壁生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研究”(编号15ZDB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赵汀阳的《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对当代中西方哲学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并基于“第一哲学”的追求,对“中国哲学”的特征进行阐述。其中,赵汀阳对“经学传统”与“心学传统”的批评,事实上是对两种经典观的批评,指向的是当代的经典研究中的问题。对今天“做中国哲学”而言,经典意识与文明意识非常重要,经典意识意味着回到本源性问题,在这一意义上,经典的价值在于提供了基于现实生活经验进行哲学创造的资源。文明意识意味着,在文明立场中保持哲学面向本源问题的普遍主义品质。经典与汉语,构成中国文明的主要形式。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在现代汉语语境中“做哲学”,其表现形式事实上便是“做中国哲学”。

关 键 词:经学传统  中国哲学  本源问题  文明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