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阳明心学存在的偏颇
引用本文:杨泽波.论阳明心学存在的偏颇[J].哲学研究,2022(3):44-51.
作者姓名:杨泽波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编号18AZX01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儒家生生伦理学研究”(编号16JHQ0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与西方流行的感性、理性两分结构不同,孔子思想内部为三分结构,除欲性外,仁性和智性都是道德的根据。阳明心学的基础是“心即理”,这个“心”是良心,属于仁性的范畴,阳明于此多有推进,纠正了朱子学理的缺失,这是其功;但主张“良知之外更无知”,把格物致知完全纳入心学系统中,等于否定了智性的作用,这又是其过。这一缺陷直接引出“良知具足”的观念,构成其学理上的失误。阳明思想有此失误,源于未留意孔孟心性之学存在的分歧,以为顺着孟子的思路走便是得了孔子的真传,其结果自然会陷于一偏了。

关 键 词:儒家生生伦理学  王阳明  仁性  智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