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陈那、法称“宗论”阐微
摘    要:就佛教量论的比量论域而言,其内在性地包括"宗论""因论""喻论""过类论"等相对独立的研究论域。其中"宗论"即关于命题理论的探讨,百余年来相对薄弱,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理系统。基于陈那思想从唯识、正理(因明)到量论的内在转变,以及法称"七部量论"对其体系的全面拓展,可知取消圣言量乃是陈那建立佛教量论体系的基石,而"宗论"系统的建构,恰是其在比量智之向度最直接深入的展开,核心则是对"不顾论宗"的逻辑确立。本文拟从认识动机的精微层面入手,梳理关于"立自宗"从"随自意"到"随自乐"的转换,揭示佛教"宗论"的核心构造,理清关于大乘佛教"宗论"的建构史,进而解释其对人类思想认识的深刻洞悟以及对未来文化进程可能具有的智慧启迪。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