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道德破窗现象及其治理
引用本文:冯丕红.道德破窗现象及其治理[J].道德与文明,2019(4):136-143.
作者姓名:冯丕红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ZX058)。
摘    要:道德破窗现象是在缺乏有效监督、约束的情况下,由尚未修复的伦理道德溃口 所引发的群体性负面道德模仿与个体性道德自弃现象,它是“破窗效应”在伦理道德生活中 的现象呈现,在生活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体现,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伦理现象。从表面上看,道 德破窗现 象滥觞于失序环境的强烈暗示和其中道德主体的从众模仿,但事实上,它形成于情境中主体 道德知识的缺乏、道德信仰的缺失、道德实践判断能力的阙如以及有效监督及惩罚的缺位。 道德破窗现象不仅成因复杂而且危害巨大,它有可能在私利的驱使下使恶行驱逐善行,导致 作恶合理化甚至普遍化,使伦理道德规范失灵,引发道德文明衰退。对此,可从四个方面进 行治理:推进社会教化与加强个体积习并举,减少道德无知和盲从;树立坚定的伦理道德信 仰,以防止主体价值观扭曲与义利迷失;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在复杂境遇中 的实践判断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完善道德监督和赏罚机制,消除“失序”及其带来 的负面暗示,彻底铲除道德破窗现象产生、存在的土壤。

关 键 词:道德破窗现象  伦理道德溃口  群体性负面道德模仿  个体性道德自弃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