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身观与心证——《庄子》“忠恕之道”发微
引用本文:黄燕强.身观与心证——《庄子》“忠恕之道”发微[J].现代哲学,2022(2):140-146.
作者姓名:黄燕强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近代诸子学与经学关系研究”(17CZX034);
摘    要:忠恕是孔子的一贯之道,在儒家的经典诠释史上,通常是强调其道德层面的意涵。章太炎别出新解,一是称忠恕之道是求知的方法论,内含归纳与演绎的逻辑学原理;二是说庄子继承孔子的忠恕之道,其中包含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双重义谛。就德性的层面言,相对于儒家的尽己、推己说,庄子主张“才全而德不形”,反对将道德形显发用出来;就知识的层面说,忠指身观,恕指心证,前者是验事以成理,后者是据理以事量,犹如逻辑学中归纳与演绎的方法。透过对庄子忠恕之道的阐发,不仅丰富了忠恕的意涵——忠恕因而成了解读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认识论的重要概念,还可由此观照孔子与庄子、儒家与道家之间的思想关联。

关 键 词:庄子  忠恕  身观  心证  才全而德不形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