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双关图作为面孔刺激与非面孔刺激对大脑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作者姓名:廖国锋  沈政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国家实验室,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国家实验室 100871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100871
摘    要:用线条描绘的图形作为刺激材料,A为老鼠,C为老头,B为双关图(ambi-guous figure)。图形按两种顺序:A→B→C(Ⅰ)和C←B→A(Ⅱ)向被试呈现,每次呈现时间100ms。被试按刺激呈现方式分成两组,每组20人。被试接受图形的同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s),B图呈现后要求被试报告观察内容。对主观报告考验,发现双关图在Ⅰ呈现方式中作为非面孔刺激(老鼠)被认知,在Ⅱ呈现方式中作为面孔刺激(老头)被认知。ERPs分析表明,双关图作为面孔刺激被识别时,T_3、Pz的P_2波潜伏期比双关图作为非面孔刺激被识别时分别延长6.09ms和7.39ms,波幅没有显著差异;双关图作为面孔刺激时T_3、T_4、Pz和Oz的P_3波的潜伏期比双关图作为非面孔刺激时延长约15ms;波幅没有显著差异。

关 键 词:双关图  面孔刺激  非面孔刺激  平均诱发电位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