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现代国家观及其政治哲学意义
引用本文:李应瑞.《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现代国家观及其政治哲学意义[J].哲学动态,2023(3):24-31.
作者姓名:李应瑞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编号22ZDA02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国家的批判解构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编号2022M71024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无产阶级要求什么样的国家,这是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的重要议题。资本主义国家以资产阶级社会为根基,它同无产阶级要求的国家存在着本质区别。从现代国家到国家完全消亡的历史演进过程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非政治国家”或“(半资产阶级)国家”、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自由人联合体”四个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以彻底打碎传统国家机器为首要条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是推动实现人的解放的政治形式。“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在狭义上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非政治国家”的制度形式,在广义上还包括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制度形式。《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现代国家观,对于我们准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继承性和超越性、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历史方位和制度特征,以及充分发挥现代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所有制上的优势特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哥达纲领批判》  现代国家观  无产阶级专政  人的解放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