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学生对同伴群体和家庭影响力的判断
引用本文:廖红,陈会昌.中学生对同伴群体和家庭影响力的判断[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6(4):51-55.
作者姓名:廖红  陈会昌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100875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项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条件下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模式与教育模式》的部分成果
摘    要:本研究采用情境故事判断、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和访谈法对495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32名中学生进行了群体访谈,结果表明:1.在“告发同伴错误行为”、同伴中流行的“暗语”、穿同伴中流行服装和听同伴中流行的音乐四个情境中,从初一到高二的青少年学生存在着从接受父母影响向接受同伴群体影响的转变趋势.各情境中,从初二到高一年级是从接受父母影响向接受同伴影响的一个敏感的转变时期.2.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学生对如何处理社会关系的判断表现出一种水平的演进,起先是在服从权威的水平上,然后逐渐向回避不良后果水平转变,第三种水平表现为工具性地处理社会关系,最后达到协调社会关系的水平.3.同伴交往较多的青少年,大多表现出外倾、人缘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等积极的个性特征,表明同伴交往与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发展有重要的相互影响作用.

关 键 词: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  同伴群体  青少年  家庭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