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父子互隐"与孟子论舜三个案例的再辨析——邓晓芒《再议"亲亲相隐"的腐败倾向》一文简评
引用本文:丁为祥.孔子"父子互隐"与孟子论舜三个案例的再辨析——邓晓芒《再议"亲亲相隐"的腐败倾向》一文简评[J].学海,2007(2):14-22.
作者姓名:丁为祥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西安,710062
摘    要:邓晓芒对儒家亲情道德的批评主要在于他尚未充分理解儒家的“仁”及其从我做起、从亲爱起的道理,所以总是从“路人”的立场和法律的视角对亲情道德进行外在的仲裁;而在具体分析中,他又往往略过道德主题本身,将亲情道德的案例扭曲为法律和利益的案例,这样,他就既可以“私”来理解儒家的“爱”,又可以“私亲”来定位儒家的“爱亲”,从而将圣贤的行为扭曲为罪犯的行为。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理解与“一父而载(再)取名”的直躬之“直”以及墨子对儒家“不揣其本,而齐其末”的反向批评有类似之处,但又完全服从于其对传统进行攻讦的需要。所以,这样的研究既无助于历史文本的澄清,也无益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关 键 词:孔子  父子互隐  孟子论舜  腐败  辨析

Reexamination of "Qin-Qin-Hu-Ying" Thought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Ding Weixiang.Reexamination of "Qin-Qin-Hu-Ying" Thought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J].Journal of Xuehai,2007(2):14-22.
Authors:Ding Weixi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