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及其对心理学家的启示
作者姓名:黄梓航  王俊秀  苏展  敬一鸣  蔡华俭
作者单位:1.成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成都 610106;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中心, 北京 100101;3.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049;4.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2;5.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北京 10073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文化与心理变化”的阶段性成果。(17ZDA324)
摘    要:社会心理学有着社会学和心理学两种取向。虽然多数时候相对独立发展, 但两者都对现代化带来的社会转型和变迁非常关注。社会学家从社会或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的变化两个方面对社会转型进行了大量研究, 前者主要涉及城市(镇)化、社会阶层、社会流动性、家庭结构等, 后者主要涉及中国体验、社会心态、群体心理、组织心理等。总体上, 现有研究显示, 现代社会个体主义上升, 同时许多传统集体主义价值在日渐式微。和心理学取向的研究相比, 社会学取向的研究具有这些特点:倾向于采用本位概念、质性研究方法, 特别关注中观群体心理, 关注政治和政策影响, 更具历史宏观视野等, 这些都是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期待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在未来的研究中能有更多的合作, 共同促进对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和中国人的理解。

关 键 词:社会变迁  社会转型  现代化  文化变迁  
收稿时间:2021-02-08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