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技术时代的道德之问
引用本文:詹秀娟.论技术时代的道德之问[J].道德与文明,2018(5):117-123.
作者姓名:詹秀娟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Y05021029);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青年项目(AHSKQ2016D123)。
摘    要:道德之问在人类历经的时代中敞开,遭遇着各自的命运,其必备条件也由此得以管窥,即它须在异乡人的视阈中展开。技术时代的分化与脱域的特征,滋养了异乡人的土壤,为道德之问提供了开放的环境、空间与技术条件。在我们这个时代,道德之问可能缘起于由技术生发的社会问题和生存危机,然而,道德之问的自反性赋予了技术时代特殊的使命。道德之问所及的主体与技术共同指向了人性的重要方面,这引领着道德主体思考如何在技术的形塑性与代表性下,让我们更好地在一起?与此同时也把我们带入了对社会形态的思考。换言之,在技术环境中,主体从自主性出发,自觉地认同社会伦理,建构正义社会,显示了道德之问的深远意义,有力地诠释了在技术时代进行道德之问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关 键 词:道德  技术  异乡人  自反性  人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