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社会公德治理:缘起、运行、实现 ——以共享单车使用为例
引用本文:王晓丽.社会公德治理:缘起、运行、实现 ——以共享单车使用为例[J].道德与文明,2018(5):130-136.
作者姓名:王晓丽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6BKS105);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16GZ YB45);2017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DXM101)。
摘    要:现代社会,生活世界领域分化使道德失去了和个体生活联结的通道,"德-得"相通的通道受阻,个体良心与社会舆论规约个体行为的力量消弭,社会公德运行机制无法顺畅运转,公德失范现象出现。可基于物联网的大数据凭借其海量信息"整合"功能,重构道德与个体生活的联结通道;通过大数据的"监督"功能,实现对公德的制度规约;通过大数据的"共治"功能,实现社会公德的政府、企业、公众协同治理。

关 键 词:共享经济  社会公德治理  大数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