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先天盲人的空间构造及其伦理蕴涵 ——一个来自现象学的演绎
引用本文:方向红.先天盲人的空间构造及其伦理蕴涵 ——一个来自现象学的演绎[J].道德与文明,2018(3):32-46.
作者姓名:方向红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ZX015)。
摘    要:自然态度从客观空间的假定出发,但却得出了怀疑先天盲人的空间构造能力的结论,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结果。心理学依据实验消除了自然态度的怀疑,但由于分享了自然态度的前提,最终走向了理智实在论的结论,这也与其理论前设相矛盾。梅洛-庞蒂从生存论意义上的"我能"出发超越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但并没有完成对客观空间构造过程的说明。胡塞尔晚期空间思想中的"阻抗"概念为处理空间构造难题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启示。"阻抗"让梅洛-庞蒂的"我能"变成"我不能",让内在性意识中的自我遭遇到他者。客观的三维空间由此得到构造,而伦理的维度恰恰就蕴含在自我与他人的内在张力和意向冲突之中。

关 键 词:先天盲人  空间  现象学  梅洛-庞蒂  胡塞尔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