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动作化学习的有效性及其影响机制
引用本文:匡子翌,祝婉玲,成美霞,王福兴,胡祥恩.动作化学习的有效性及其影响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3(10):1924-1936.
作者姓名:匡子翌  祝婉玲  成美霞  王福兴  胡祥恩
作者单位:1.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 孟菲斯大学心理学系
摘    要:动作化学习(learningbyenacting)是一种在学习时执行与任务相关的身体动作或操作的学习方式,而一种典型的动作化学习就是操作教学模型。综述已有研究发现,目前有两方面的理论去解释动作化学习:其中具身认知理论和生成学习理论支持动作化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而认知负荷理论为动作化学习的干扰作用提供了解释。通过汇总以往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学习结果上,动作化学习促进学习结果具有中等效应,即动作化学习提升了学习者的保持成绩和迁移成绩。实物动作化学习与虚拟动作化学习在保持成绩与迁移成绩上没有差异。在主观体验方面,动作化学习促进学习兴趣具有小的促进效应。实物动作化学习比虚拟动作化学习更能提高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但在认知负荷上两种动作化学习差异比较微弱。未来研究需要在优化动作化学习、确定影响因素、整合及验证理论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关 键 词:动作化学习  操作  生成学习  具身认知  具身学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