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学前儿童FOK判断及其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引用本文:韩凯,郝学芹.学前儿童FOK判断及其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1):6-10.
作者姓名:韩凯  郝学芹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心理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成果之一
摘    要:FOK(Feeling—of—knowing)是元记忆监测性判断的一种重要形式,当前探讨的热点问题是FOK在记忆信息加工中的作用以及其背后的产生机制问题。关于其产生机制问题,目前已提出两种假说:即靶项目提取可能性假说和线索熟悉性假说。本实验的目的是揭露影响FOK判断的因素及FOK的产生机制。实验的另一个目的是探讨学前(大班)儿童被试是否有FOK判断的能力。实验被试是24名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并使用了中文字词做学习材料,要求被试完成词对学习、FOK判断、迫选再认等一系列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学前大班儿童有进行FOK判断的能力;本实验中影响FOK判断的因素主要是词对间有无意义联系,倾向于靶项目提取可能性假说。

关 键 词:FOK判断  线索熟悉性  靶子可提取性  重复启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