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形名、声名到味名——中国古典思想“名”之演变脉络
摘    要:先秦形名家自觉以"形"作为"名"的根据,儒道自觉超越形名,而走向"形而上"。汉儒一方面将"名"听觉化,另一方面,提出听觉性的"号",并以"声"作为"名"的根据,以"声""言"通"意""心",时代主题由"名实之辩"转换为"言意之辩"。魏晋玄学家一方面质疑"心""意"与"声""言"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区分"名""号"与"称""谓",由此超越了"声名",消解了"言意之辩"。以"味"辨物,以"味"作为名的根据随之自觉兴起。从"形"到"声",再到"味",构成了中国传统命名根据完整的演变历程,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命名、分类的基本趋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