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失眠的自助式认知行为治疗元分析:疗效、影响因素及证据评价
引用本文:任志洪,谢菲,余香莲,苏文亮,陈丽君,赵陵波.失眠的自助式认知行为治疗元分析:疗效、影响因素及证据评价[J].心理科学进展,2016(2):173-195.
作者姓名:任志洪  谢菲  余香莲  苏文亮  陈丽君  赵陵波
作者单位:1.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州350108;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州350108;Department of Psychosis Studies;Institute of Psychiatry,Psychology & Neuroscience(IoPPN);King's College London, UK;3. 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州,350108;4.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州,35010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2YJCZH170);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EA130237);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积极教育研究基金(清华大学)和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基金的资助.
摘    要:通过元分析评估自助式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考察疗效影响因素,并评价证据质量。元分析共纳入35篇文献,研究发现:(1)自助式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结束时对睡眠效率、入睡潜伏期、入睡后醒来时长、睡眠总时间、睡眠质量、抑郁和焦虑的效果量分别为0.66、-0.52、-0.47、0.20、0.34、-0.32和-0.33。(2)自助式失眠认知行为治疗与面对面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疗效同等;自助式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疗效显著优于最小化治疗和药物治疗。(3)共病情况与支持形式对疗效有显著影响。证据质量评价表明睡眠效率、入睡后醒来时长、睡眠总时间、抑郁和焦虑5项指标的证据质量为中等,真实值可能接近于估计值;入睡潜伏期与睡眠质量为低,真实值与估计值可能存在着差异。

关 键 词:失眠  认知行为疗法  元分析  自助治疗

A meta-analysis of self-hel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Efficacy,influential factors and the quality of evidence
Abstract:
Keywords:insomnia  cognitive behavioral  meta-analysis  self-help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