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庄子》《易传》“言意之辨”与儒道精神追求
引用本文:赵爽.《庄子》《易传》“言意之辨”与儒道精神追求[J].孔子研究,2023(1):148-156+160.
作者姓名:赵爽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儒学通志”(项目编号:14AZX00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庄子》和《易传》的“言意之辨”开中国哲学史上“言意之辨”的始端。《庄子》重视“意”的追寻,《易传》关注何以“尽意”。《庄子》《易传》的“言意之辨”,皆认识到语言达意功能的局限性,认识到“言意”在显现最高的本体时的价值定位、实现路径,以及以直觉、体验之实践性来达致最高本体的可行性。但二者的言说方式、具体内涵、目标旨归的差别,则凸显了儒道的学术立场、致思路向、精神风貌之异质。结合《庄子》《易传》“言意之辨”比观,可见二者对“言意之辨”做由认识论到境界论的转换,“意”的追寻即为对终极之“道”的体认,儒道不同的精神追求不仅以“言意之辨”为立基点,以“意”的追寻为终极旨归,且分别体现在二者具体的体道过程中。

关 键 词:《庄子》  《易传》  言意之辨  儒道精神追求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