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孟老庄“乐”的思想意趣辨正
引用本文:杨勇.孔孟老庄“乐”的思想意趣辨正[J].孔子研究,2023(1):83-90+159.
作者姓名:杨勇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庄子‘人间世’思想综合研究”(项目批准号:21BZX0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情感的乐是中国思想史中的重要概念,被先秦诸子尤其儒道两家赋予丰富内涵。孔子之乐有圣人气象,但并不是严肃、偏道德性的“乐道”,而是道、物、事、人兼有的庸常之乐,乐无所不在并与生命合为一体,可称之为“浑涵之乐”;孟子则将乐分为五个层次,以君民同乐最高,乐被赋予政治意涵,同时其道德性也凸显。此外,孟子性善论视域内,乐的形上意义被发掘并被统摄于善,有“乐善”之说,本质是性、情打通;老庄道家主虚静平淡而排斥情,故老子不言乐。不过庄子以乐发挥“逍遥游”之旨,乐得到新阐释。“天乐”“至乐”说,乐上升至天地境界,哲学性被提升至最高级。

关 键 词:  孔孟老庄  性善  乐善  逍遥游  天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