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语》“文献不足故也”考释 ——以甲、金文献等“献”用例为据
引用本文:张中宇.《论语》“文献不足故也”考释 ——以甲、金文献等“献”用例为据[J].孔子研究,2019(4):13-19.
作者姓名:张中宇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国学研究中心 重庆401131
摘    要:在甲骨文、金文中,"献"出现多达100余例,表示进献或祭品、祭器,没有"贤"义,也不见一例用于通假。由于"献祭"为当时普遍性的重要活动,"献"字成为那个时代最熟知的专有名词和动词,其意义和用法都趋于稳定,其地位已不允许随便借作他用;其他先秦传世文献也基本上不见"献"用于通假。"文献不足故也"之"文献"与甲金文字、先秦典籍中可见的"宝献""玉献""膳献"等用法类似,为"名词+献"结构,其中名词表示类属;"献"表示献品,引申为价值高贵者。孔子首创的"文献"一语,指可为进献、存于庙堂的典章简册,即可信、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其意义沿用至今。郑玄注"献"犹"贤",于所在上下文不能解通,与"献"在甲金文字、先秦及历代文献中用例、语义均不相符,不可采信。

关 键 词:甲、金文字    《论语》  文献  郑玄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