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小学生学业责任感的发展
引用本文:陈红兵,申继亮.中小学生学业责任感的发展[J].心理科学,1993,16(2):113-115.
作者姓名:陈红兵  申继亮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陈红兵),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
摘    要:问题的提出学生学业责任感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学习过程、结果负责任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学生主要的道德品质之一。60年代章志光等人研究发现学生责任态度的变化,对学习成绩具有积极影响。而要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业责任感的发展,有必要探讨学业责任感发展的一般规律。皮亚杰指出:儿童对一个行为的责任态度由决定于行为后果转变为决定于行为动机,并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柯尔伯格进一步指出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前习俗道德、习俗道德和后习俗道德三个水平。1985年陈会昌研究指出7—16岁儿童责任观念的发展是由强制性水平、到半理解水平、再到原则水平。我们认为学业责任感与一般责任感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而且它包括对学业责任的理解认识、履行情况和情感体验三个方面.本研究

关 键 词:学生  学习心理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