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平常心
引用本文:路明辉.平常心[J].思维与智慧,1997(2).
作者姓名:路明辉
作者单位:河北
摘    要:苦与乐,美与丑,甚至善与恶,有时往往只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一种心境.当我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标准看待事物和问题时,便会有不同的结论.我们不妨先看两则故事.春秋时有个叫弥子瑕的,是卫国的嬖臣,很受宠爱.有一次陪卫灵公在果园游玩时,他吃到一个非常甜的桃子,吃了一半,想起了卫君,便把吃剩的桃子献给了卫灵公.卫灵公很高兴,赞扬他:“忘了自己吃过一半,还记着给我,真是爱我的好臣子啊!”但后来弥子瑕失宠,卫灵公便认为这是辱君的表现,把他治了罪.这就是“余桃啖君”的故事.还有一则是大家都熟悉的“邻子窃斧”.有个人丢失了斧头,疑心是邻人的儿子偷去了,察看那人的一举一动,无不象偷斧子的样子.不久他在自家的谷堆里找到了斧子,再看邻人之子,其动作、态度就一点也不象偷斧子的人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