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早期中国文本诠释的折衷方式:以《论语》为例
引用本文:梅约翰.早期中国文本诠释的折衷方式:以《论语》为例[J].中国哲学史,2004(2):114-119.
作者姓名:梅约翰
作者单位: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
摘    要:本文基于文本诠释学(textual hermeneutics)的研究,旨在提出一个解读早期文本的新策略.文本意义一概念可鉴别两层不同的涵义:原先意义和历时意义.我主张原先意义和历时意义的区别给我们提供一个可以限制任性解读和无限度符号演绎(unlimited semiosis)的有用策略.从而进一步说明这类区别是一个诠释权宜之计(hemeneutical expedient),纵使文本的原先意义得以恢复,我们亦无法使这个复原的原先意义区别于文本的历时意义.这项研究虽然是以<论语>的解读为实例而展开,但所论述的原理可以推而广之应用于一系列类似的文本.

关 键 词:<论语>  文本  诠释

Syncretic Way of Interpretation of Early Chinese Texts:Case of Commentaries on the Analect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