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儒学的回归与儒者的回归北大核心CSSCI
引用本文:黎红雷.儒学的回归与儒者的回归北大核心CSSCI[J].孔子研究,2013(2):16-19.
作者姓名:黎红雷
作者单位:1.中华孔子学会;;2.中山大学;
摘    要:当代中国,儒学的回归已俨然成为一种态势①。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需求,呼唤着儒学学者回归“儒者”的真精神,以促进当代儒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笔者在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同仁。一、儒学的社会需求儒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国家因落后而被动挨打,当时的知识精英“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转向西学,儒学基因处于沉睡的状态;1978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和平崛起,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儒学基因得到激发、苏醒和释放。“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于是,从官方到民间,都不约而同地追根寻源,回归文化意义上的“自我”,以更好地治国理政或者安身立命。这正是“儒学回归当代中国”的内在原因。在这种态势下,无论是官方还是民众,商界还是教育界,都表现出对于儒学(或者扩大地说,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

关 键 词:儒学  回归  儒者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当代中国  社会需求  文化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