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佛学空性思想的哲学意蕴及社会价值
引用本文:张含峰,宋超.佛学空性思想的哲学意蕴及社会价值[J].管子学刊,2009(2):92-95.
作者姓名:张含峰  宋超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 
摘    要:佛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是:“空性是诸法(宇宙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实相,缘起法则起,缘散法则散”,不同事物的实相在空性系统中是有区别的。修行者在空除一切执著的实践中体认了诸法的实相,就有了“空慧”的思想和“无我慧”的世界观。这是一种对世间人生观的超越,他慈悲喜舍,营建人间充满仁爱的言、行、精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促进力量。

关 键 词:空性  实相  空慧  证悟  缘起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