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绿色消费的困境:身份建构抑或环境关心?
引用本文:王财玉,郑晓旭,余秋婷,雷雳.绿色消费的困境:身份建构抑或环境关心?[J].心理科学进展,2019,27(8):1507-1520.
作者姓名:王财玉  郑晓旭  余秋婷  雷雳
作者单位:1.信阳师范学院心理学系, 河南 信阳 4640002 安阳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3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87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02157);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019-JSJYYB-037);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Nanhu Scholars Program for Young Scholars of XYNU)资助
摘    要:绿色消费具有道德属性, 消费者既有可能是为了建构道德身份, 实现自我保护或自我提升(自我导向), 也有可能是源于内在的道德信念, 实现对环境的关心(环境导向)。基于身份建构的绿色消费会导致行为不稳定、甚至撒谎和盗窃等, 其心理机制是道德自我调节; 基于环境关心的绿色消费则与之相反, 它植根于更广泛的道德联想网络, 与节俭、自我控制等紧密相关, 道德认同机制在其中发挥作用。那么, 究竟是身份建构还是环境关心呢?在阐述调节因素基础上, 我们构建了基于个体生活方式的绿色消费模型, 从个体差异的视角回答了该问题。未来研究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展开。

关 键 词:绿色消费  道德自我调节  道德认同  
收稿时间:2018-08-2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