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禅宗绘画史上的“言意之辩”
引用本文:何劲松.禅宗绘画史上的“言意之辩”[J].世界宗教文化,2019(4):96-102.
作者姓名:何劲松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协会
摘    要:禅宗绘画史上曾出现过绘画艺术能否表现人的“本来面目”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实际上是禅宗不立文字的语言文字观在绘画领域中的反映。一派认为绘画艺术的“言”不能真正表达“本来面目”这个内在的“意”,另一派认为绘画艺术仍不失为认识和把握“本来面目”的工具和途径。从时间上来讲,这场讨论上自中晚唐,下至明清,可谓旷日持久。虽然讨论的双方最终也没有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却深化了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别是对绘画本体论、绘画创作论和绘画鉴赏论的认识,因而有其积极意义。

关 键 词:  绘画言  意之辩  本来面目

The Debate of Speech and Meaning in the History of Zen Painting
He Jinsong.The Debate of Speech and Meaning in the History of Zen Painting[J].The Religious Cultures in the World,2019(4):96-102.
Authors:He Jinsong
Abstract:He Jinsong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