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孟子思想中民心与民意的差异——探究孟子民本论的深层意涵
引用本文:李慧子.孟子思想中民心与民意的差异——探究孟子民本论的深层意涵[J].孔子研究,2024(1):32-38+157.
作者姓名:李慧子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摘    要:以民为本、民贵君轻、与民同乐一直被视为孟子仁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但要注意分辨孟子在何种层面上主张民本、民贵,又在何种意义上提倡与民同乐。在孟子思想中,民心与民意存在差别:民心具有同然的理义,包含大共理,是纯善的;但民意会受到偏私意见的影响而有善有不善。政权的基础和依据应是民心,而非民意。国家不仅要通过行仁政而获得民心、滋养民心,还要警惕民意的偏私不公,因而要以善政结合善教来引导民意。厘清民心与民意的区别与联系,是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关键。

关 键 词:孟子  仁政  民心  民意  民本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