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何以修己以安民?——人的需要与孔子儒家修己安民之道的深层意蕴
引用本文:林存光,蔡鱼游.何以修己以安民?——人的需要与孔子儒家修己安民之道的深层意蕴[J].孔子研究,2024(1):48-57+158.
作者姓名:林存光  蔡鱼游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2JD03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孔子儒家之“学”不外是一种修己安民的君子之学,亦可说是一种以君子为治体的修己治人或经世济民的道德政治学。“儒者,人之需也”,孔子儒家之学实为适应人的需要而生,对于人类心理的认识乃是其一切理论主张的重要根据。从适应人的需要特别是参照或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人们可以更好地来理解和阐释孔子儒家之学的本质义涵,尤其是君子之学与修己安民之道的深层意蕴。要而言之,孔子儒家的君子之学及修己安民之道的核心要义、最具深意的地方就在于它们是对人类不同层次的需要或人民生活的各种需求与愿望所做出的某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回应。正唯如此,孔子儒家修己安民之道的理念才能在历史上逐渐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产生共鸣,并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徒。

关 键 词:孔子  儒家  修己安民  人的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