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东所见马钰《归山操》题刻考述
引用本文:孙立涛.山东所见马钰《归山操》题刻考述[J].宗教学研究,2023(2):53-58.
作者姓名:孙立涛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山东省青岛市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崂山太清宫道教碑刻考释”(QDSKL2101081)阶段性成果;
摘    要: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马钰在家乡宁海三教堂与众人相会时有感而作《归山操》。此诗成文之初即竞相传颂,影响广泛,不仅道家典籍对其全文载录,相关人士还将其刻石以传不朽。山东流传至近现代的《归山操》石刻共发现三例:其一为青岛崂山华楼宫碧落岩处的《丹阳真人归山操》题刻,由元代崂山道人云岩子刘志坚刻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其二为潍县玉清宫《昆嵛山马真人琴曲归山操碑》,丘处机书,金代都尉唐括元义立石,前定海军节度副使吴似之作跋,立于金大定戊申年(1188);其三为烟台市牟平区范园遗址的《琴操归山操》碑,由马钰故友州学正范怿主持镌刻并作跋,立于金大定甲辰年(1184),最为古老。马钰作《归山操》寓有归真之意,此诗既是他晚年对人间世事的深沉思考与忧虑,又是他对道术修行的真切感悟和对修道成真的憧憬。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