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德性论及其“玄德”之治思想——兼论儒道的“文”“质”之辨 |
| |
作者姓名: | 陈徽 |
| |
作者单位: | 同济大学哲学系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道家政治哲学研究”(批准号:20BZX050);;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课题“出土简、帛文献与道家思想从先秦至汉代的衍变”(批准号:2018ZJX008); |
| |
摘 要: | 笼统而言,如其他诸家所论,先秦道家所谓的“德”“性”均有万物生而本具的禀赋之义。然道家更重“德”所标示的万物生之所以为生(或生之所由来)的原始义,其德性论也有如下特点:作为世界的本根,“道”具有“生养”万物之“德”;同样,作为“道”之所“生”者,万物也各备其“德”,即各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存在禀赋;相应地,道家的工夫论也表现出鲜明的“复归性”的特点。道家的德性论还是其治道思想的逻辑起点,其心目中的理想之治也被称为“玄德”之治。在此治下,“侯王”治若无治,一任万物各循其“德”、各展其“性”,宛如万物存在的“看护者”。不过,在黄老道家那里,本于一统天下的功利诉求,他们也强化了治者的“驾驭者”或“主宰者”的形象。道家的德性论决定了其历史观是退化的,且相对于儒家的“文明”观,其尊“德”、尚“质”的生存态度也表现出“反文明”的思想倾向。
|
关 键 词: | 道家 德性论 玄德 文质之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