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章与含蓄
引用本文:余飘.文章与含蓄[J].思维与智慧,1985(2).
作者姓名:余飘
摘    要:有的文章,我们读了一遍,意思全部明白,不想再读;有的文章,我们却想一读再读,百读不厌,好象吃橄榄一样,越嚼越有味道。原因是前者太直太露,没有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后者则讲究含蓄,也就是将十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深含在字里行间,让读者去思索、体味和领悟,给他们以更多的“再创造”的机会。我国古代文论中,有许多称赞含蓄这种表现手法的论述。刘勰曾说:“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又说:“隐之为体,义主言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