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梵净山弥勒道场《敕赐碑》研究
引用本文:张明.梵净山弥勒道场《敕赐碑》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12(4):34-41.
作者姓名:张明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梵净山弥勒道场的形成研究"[批号:11GZYB02]、贵州大学人文学院院级科研课题"梵净山佛教文化研究"[批号:2010RWYJ09]的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根据明代贵州发生的几次重大历史事件,同时结合地方史志和碑刻文献,对梵净山《敕赐碑》进行了比较深入地考证和研究。本文指出:明代中后期梵净山地区发生一系列大规模苗民起义,促成了梵净山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的两次大规模重建。明王朝为稳定梵净山地区的统治,一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武力征剿,另一方面又在此大力推崇佛教,兴修庙宇,敕封加冕,藉以强化佛教对少数民族的教化功能。万历四十六年,明神宗任妙玄为钦命僧,重建梵净山金顶古寺,赐镇山之印,梵净山逐渐形成"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四十八大脚庵"的格局。明代梵净山佛教的鼎盛是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必然结果,为清代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敕赐碑》透露以上众多历史信息,是为梵净山镇山之宝。

关 键 词:梵净山  弥勒道场  《敕赐碑》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