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叔本华视阈中心理痛苦的哲学治疗
引用本文:武永江.叔本华视阈中心理痛苦的哲学治疗[J].医学与哲学,2009,30(23):20-22.
作者姓名:武永江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党建、稳定、网络)委托项目(项目编号:07Q07)
摘    要:在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视阈中,人的心理痛苦是未曾满足的和被阻挠了的欲求;心理痛苦的主要来源有:抽象的思虑、不好的性格、担心别人的评价、失去无法替代的东西、报复、愤怒、仇恨和缺乏需要的力量;治疗心理痛苦,需要意识到:痛苦总是以某种形态存在、解脱痛苦的程度是评价幸福的标准、要培养自身的福祉、合理解释孤独、重心放在自身上、获得他人的欣赏.

关 键 词:亚瑟·叔本华  心理痛苦  哲学治疗

Philosophy Treatment of Psychological Pain in the Field of Arthur Schopenhauer's Vision
WU Yong-jiang.Philosophy Treatment of Psychological Pain in the Field of Arthur Schopenhauer's Vision[J].Medicine & Philosophy:Humanistic & Social Medicine Edition,2009,30(23):20-22.
Authors:WU Yong-ji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