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拯救才是获得“再生”的源泉——以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村吊脚楼建筑发展为例
引用本文:吴薇.拯救才是获得“再生”的源泉——以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村吊脚楼建筑发展为例[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3(4):41-43.
作者姓名:吴薇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106LX332
摘    要:广西三江侗族县程阳村传统木构建筑,极富传统地域魅力的杆栏式木构建筑——吊脚楼正在不断消失,被世界趋同化的"水泥钢筋砖盒子"取而代之。因此,急须保护逐渐消失的侗族传统民居—吊脚楼,在此基础上,为适应现代生活,对吊脚楼进行低技术再改造,让它获得再生的力量。只有让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融合起来,才能给予侗族传统木构建筑无穷的生命力。

关 键 词:传统木构建筑  吊脚楼  侗族村寨  趋同化  自治县  民族精神  传统民居  再生  时代精神  现代建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