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创伤暴露程度对中学生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复原力的调节作用
引用本文:安媛媛,臧伟伟,伍新春,林崇德,周佶.创伤暴露程度对中学生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复原力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1,34(3):727-732.
作者姓名:安媛媛  臧伟伟  伍新春  林崇德  周佶
作者单位:1. 2.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摘    要:采用修订后的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复原力量表(CD-RISC)以及自编的震后创伤暴露程度调查表对汶川地震后异地复学的16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复原力在创伤暴露程度和创伤后成长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主观害怕程度对创伤后成长有正向预测作用,主观害怕程度越高,创伤后成长的水平越高;复原力对主观害怕程度和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关系起增强作用;复原力对房屋损毁和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关 键 词:汶川地震    创伤后成长    复原力    创伤暴露程度    调节作用  
收稿时间:2010-12-09
修稿时间:2011-03-11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