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刍议佛教伦理三题
引用本文:王永智.刍议佛教伦理三题[J].道德与文明,2010(3).
作者姓名:王永智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69
摘    要:佛教伦理的佛性论为中国人的伦理自觉,即成就人格完善的人、平等与泛爱万物、利他与舍己等奠定了基础.善恶与因果报应,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个人造业,个人受报,保证了中国人在伦理道德上将自觉、自重和自愿相结合.成佛的伦理修持则成就了中国人在道德上的自觉、觉他与觉行圆满,它将佛教引向主体,完善人格,并成就了中国人的佛性.这是佛教伦理同中华传统的儒家、道家伦理所共同构成的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基础的根本方面.

关 键 词:佛教伦理  因果报应  伦理修持

On Buddhism Ethics
Wang Yong-zhi.On Buddhism Ethics[J].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2010(3).
Authors:Wang Yong-zh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