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西方人格结构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以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和西方五因素人格量表(NEO PI-R)为例
引用本文: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以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和西方五因素人格量表(NEO PI-R)为例[J].心理学报,2008,40(3):327-338.
作者姓名:王登峰  崔红
作者单位:1. 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2. 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北京,100853
摘    要:区分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共性与特异性及其性质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中西方人格结构的五因素(大五)与七因素模型的建立过程及词汇学途径的内在逻辑,依据人格结构的行为归类假设,提出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差异源自对行为进行归类的标准或原则的差异。其次,根据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对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共性”与“特异性”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们仅在具体行为或量表项目水平上才有区分的意义,对人格因素(维度)水平上的“共性”与“特异性”的区分是无法做到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文中还讨论了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重要性

关 键 词:人格结构  共性-特异性  行为归类  人格大五模型  人格七因素结
收稿时间:2007-2-1
修稿时间:2007年2月1日

An Extension of etic - emic Hypothesis of Chinese-Western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Evidences From QZPS and NEO PI-R
WANG Deng-Feng,CUI Hong.An Extension of etic - emic Hypothesis of Chinese-Western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Evidences From QZPS and NEO PI-R[J].Acta Psychologica Sinica,2008,40(3):327-338.
Authors:WANG Deng-Feng  CUI Hong
Institution:Research Center 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personality structure  etic-emic  behavior classification  Big-Five  Seven Factor structure of Chinese personality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