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王实甫杂剧中的伦理思想
摘    要: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其创作活动大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1295——1307年)前后。所作杂剧14种,现存有《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3种,残存《贩茶船》、《芙蓉亭》2种,另有少量散曲作品。 《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的故事渊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一篇文言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它特别是在金代作家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即《董西厢》)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突破了元代杂剧一般为一本四折的格式,在杂剧中属大型作品。故事写唐德宗贞元年间,张生和崔莺莺在普救寺巧遇,相互产生爱慕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