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肝激酶B1(LKB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例食管鳞癌患者组织中LKB1蛋白表达情况并对诸多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LKB1蛋白在食管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组织;LKB1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变长度及浸润深度无关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TNM)相关,且LKB1蛋白阴性组预后较阳性组差.可见LKB1视为抑癌基因影响食管鳞癌的预后,可能成为食管鳞癌新型的临床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于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移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循环肿瘤细胞(CTCs)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其应用价值日益体现,可用于肿瘤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的监测,尤其是对于早期肿瘤的诊断具有独特优势。其富集技术及检测方法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近年来,微流控分析芯片技术运用于 CTCs 的富集及检测,具有高丰度、高富集度、高活性及不需要对样本进行预处理等优点使得人们聚焦于此技术,本文对微流控分析芯片在 CTCs 检测中的运用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总费用情况,对广西2010年~2012年间肝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费用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肝恶性肿瘤患者3年住院总费用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广西肝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逐年增多,住院费用逐年增高;住院天数、有无手术、有无合并症、有无院内感染、性别、年龄6个因素是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我们应加大预防控制肝恶性肿瘤的力度,建立单病种诊疗规范和费用控制标准,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仍然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每年新发乳腺癌患者中约有6%为Ⅳ期乳腺癌,而这类患者5年生存率小于20%,局部处理(外科、放疗)可以根除局部病灶及微小转移灶,以延缓或者缓解症状,但是否可以带来生存获益尚无定论。本文对Ⅳ期乳腺癌原发灶的局部处理等方面的若干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直肠间质瘤致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发生于消化道的少见的间叶肿瘤,直肠间质瘤更为罕见,在直肠肿瘤中的发生率0.1%以下。直肠问质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其他直肠肿瘤相似,随肿瘤逐渐增大可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排便困难等。临床确定诊断困难。手术治疗是能够治愈直肠问质瘤的唯一方法。格列卫作为一线化疗药物对术前降期及改善预后都有良好疗效。本例患者因下消化道大出血入院,肿瘤近肛缘,术中病理考虑为直肠闻质瘤,完整切除肿瘤后行保肛术。术后应用格列卫,随诊3个月无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前肝衰竭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较高,肝衰竭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严重疾病。基于肝脏具有强大再生能力,人工肝支持系统作为一种“过渡”措施,为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恢复赢得时间。人工肝支持系统根据性质不同分为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和混合型人工肝。目前非生物型人工肝已在肝病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但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的临床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因此本文对人工肝的作用、临床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含有生物碱类、皂苷类、萜类、毒蛋白类、重金属类成分的中药易致急性肝损伤.中药对肝脏损伤的原因及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药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或特异性体质有关.此外,中药炮制方法、给药途径、剂型、剂量、疗程及配伍不当也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中药所致的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用药史、发病的时间、过程和临床表现并排除其他因素.治疗可选用还原型谷胱甘肽、S-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等药物,重症可选择人工肝脏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8.
现代肿瘤的诊疗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先进的诊断技术使得很多肿瘤得以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很多晚期患者也不再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但由于临床医生的认识存在偏差,存在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问题,进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痛苦。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0)年会上发布了一篇名为“ASCO为改善肿瘤治疗质量及医疗花费的5项建议”的文章,特别提出要重视五项临床广泛应用、花费较大,但缺乏高级临床证据的肿瘤治疗或干预措施,也提示我们需要充分评估,综合思考,为合适的患者提供正确的诊治方案,才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相似文献   
9.
探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HMGB1变化的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糖控制A(4.4mmol/L~6.1mmol/L)、B(6.2mmol/L~8.3mmol/L)、C(8.4mmol/L~10.0mmol/L)三组.给予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入ICU后0d、1d、3d、5d、7d采血测TNF-α、HMGB1浓度.三组TNF-α、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均呈下降趋势,A组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在第7d较B、C组明显降低(P<0.05).A组28d病死率较B、C组降低(P>0.05).严重脓毒症患者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下,显著降低HMGB1浓度,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HMGB1可用来评价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分子靶向治疗是这几年来消化道肿瘤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这类新一代的分子靶向生物治疗模式,将在临床治疗肿瘤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事肿瘤研究的临床医务人员需要综合归纳这些信息,融汇入自己的认知将之合理应用于患者.我们将真正进入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攻击与非细胞毒性靶向性药物相结合使用的时代,真正实现延长患者的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