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学教师工作倦怠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工作倦怠在我国中学教师中的表现以建立其本土化定义并编制相应的测量工具。方法首先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路对47名中学教师进行深入访谈,探索该职业领域工作倦怠的本土化定义;随后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教师工作倦怠量表,并对266名中学教师施测,考察各项信效度指标。结果中学教师工作倦怠主要表现为热情枯竭、精力枯竭和职业成就感丧失,分别对应Maslach倦怠问卷(MBI)中的讥诮态度、衰竭以及专业自我效能降低;修订后的量表各项信效度指标良好。结论国外工作倦怠的三维度定义在国内中学教师群体中得到独立验证,但衰竭维度的核心地位被热情枯竭所取代。  相似文献   
2.
职业倦怠是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具有多维度的心理结构。参照有关文献和实证分析,编制了警察职业倦怠量表。通过对488名警察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84名警察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结构清晰,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评鉴警察职业倦怠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9所高中阶段学校763名教师的问卷调查,主要研究了教师应对效能和工作压力对教师职业枯竭的预测作用。分析结果表明:(1)应对效能对教师的职业枯竭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信程度、胜任力对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认知枯竭的预测作用显著,胜任力和认知水平对个人成就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工作压力对教师的职业枯竭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导致教师职业枯竭的工作压力因素有:领导与管理、工作负荷、考试升学因素、人际关系;(3)通过对工作压力和应对效能的联合考察能够更好地预测教师的职业枯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