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棋课法的由来及其符号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灵棋占法当作"易占"的一个支派加以研究.作者以<道藏>本及<四库全书>本中的<灵棋经>为基本文献,考察"灵棋课法"的由来与归属.作者认为,从道书记载情形看,灵棋课法早先应该属于道教使用的一种卜筮技艺.在分析了灵棋课法与易学的关系之后,作者从神明崇拜的角度进一步考察灵棋课法的道教色彩,阐述了该法所蕴含的思想旨趣,发掘其象征底蕴.  相似文献   
2.
《左传》《国语》中的筮例,是对《易》学研究极具价值的材料,历代学者对此进行过许多研究考辨、阐释解说。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既以《左传》《国语》筮例作为创立“尚氏学”的最重要的佐证材料之一,又将“以象解《易》”的方法用以阐解《左传》《国语》的筮例,颇具特色。本文考察了尚先生以象解筮的具体内容,辨析了“尚氏说”的自洽性,并就“尚氏说”中“观象”与“用象”、“易理”与“义理”等问题进行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姜姓妇女在各国积极从政,在政治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这与她们掌握当时最先进的卜筮知识,可以进行预测未来有一定联系,同时也是上古山川守文化精神在政治领域中的遗传和体现。  相似文献   
4.
"明"即辨别、验证,"夷"即弓矢的合文,表示弓、矢上面的符号一致."明夷"即"验证弓矢".弓矢是东夷民族发明的工具和武器.弓矢是论功行赏论罪行罚和确认战利品归属的重要凭据,也是确定猎获物所有权和损害赔偿责任的重要依据.古."(渡)"字中的"去"由弓矢二字构成,表示弓、矢上面的符号不一致."明夷"与《洪范》九畴之"明用稽疑"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明夷"或即"明疑."这种方法由于曾经被殷末箕子所提倡或坚持而与其名字联在一起.西周金文"(渡)"字的产生与"明夷"制度有关."(渡)"字标志着古代法律由神判法(独角兽扁)向人判法(重视证据)的过渡.  相似文献   
5.
筮人"掌三易"及《周易》在先秦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群 《周易研究》2006,(5):47-54
周代占筮《连山》、《归藏》、《周易》三易并用,但太卜、筮人、筮史之外的周人似更喜筮用《周易》.与此同时,周人大量语用《周易》,显示了《周易》在社会上超出卜筮职能范围的广泛传播、接受与应用.其传播方式除口耳相传外,已经出现书面传播,并伴有阐释文本,即《易》传,可见《易》学乃至《易》教的兴起.《周易》能够成为“六经”之一并传世至今,正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辛翀 《周易研究》2006,(6):29-33
20世纪初,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冲击,并导致中西文化之间空前交织和会通,处在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下,丁超五试图会通易学与科学,收集了大量易学文献资料,追溯《易》之源头,探讨了《易》与卜筮、卜筮与科学的关系,提出易道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易学不是专为卜筮而作,易学起源“坤先乾后”等观点。虽然在易学起源问题上他有些提法值得商榷,但对于我们今天探讨易卦起源,揭示易学中的科学思想,解读《周易》中的刚柔关系,把握历史上易与道家互动关系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John Dourley, Response to Barbara Stephens's 'The Martin Buber–Carl Jung disputations: protecting the sacred in the battle for the boundaries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 2001, 46, 3, 455–91), p.479
Warren Colman, A response to Barbara Stephens , p.492
David Tresan, Response to Barbara Stephens's paper in JAP, 46, 3 , p.494
Barbara D. Stephens, Patterns at play: my response to respondents , p.498  相似文献   
8.
易学与术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学与术数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二者有基本的区别。从历史上看,易学与术数皆源于巫觋之术,而算命术则是术数中的一大门类。自学理上看,易学乃是揭示形而上之道的学问,术数是进行形而下应用操作的规则。但是术数中也蕴涵形上哲理,而且《周易》本为卜筮之书,要研究易学,难以绕开对术数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Article discussed in this forum:
James L. Fosshage, A relational self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0.
刘伟 《管子学刊》2013,(4):46-51
由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而成的《战国策》,折射出各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并显现出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齐策》中体现的地域文化也鲜明地异于它策,然而这种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的地域文化蕴含着多种文化元素。齐国乃东夷族世代居住之地,在意识形态领域保留了东夷文化的基础,东夷文化是它的源头。在《齐策》中东夷文化主要体现为:尚武的风习;古老的婚恋习俗以及占卜的遗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