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红霞 《管子学刊》2007,(4):114-117
本文根据《曾子》一书的著录和引用情况,考订出《曾子》一书大约在六朝以前亡佚八篇,其余十篇保存在《大戴礼记》篇名中带有"曾子"二字的十篇。自宋至清,出现很多《曾子》书的辑本,本文对这些辑本做了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曹艳芳  尹锋超 《管子学刊》2006,(2):122-125,128
商周文化东渐是山东地区商周考古的一个重要课题,淄潍河流域则是山东地区商周考古的一个关键性区域,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丰富,从考古学角度探讨淄潍河流域商周文化东渐及其历史背景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王红  李薇 《管子学刊》2005,(3):25-28
晏婴以极忠尽谏闻名,而其劝谏的主要内容便是要齐君效法古之贤君爱民、重民,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本文以《晏子春秋》为据,描述晏婴的谏诤形象和高超的进谏艺术与技巧.  相似文献   
4.
张君劢从现代与古代是不能完全割裂的以及在现代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心知或思想方法这两点认识出发 ,认为中国的儒家思想不仅不是现代化的障碍 ,相反可以导致一种新的思想方法 ,这种新的方法能成为现代化的基础。因此 ,我们今天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 ,就必须从复兴儒家思想入手。换言之 ,复兴儒家思想是中国现代化的途径 ,而儒家思想的复兴又主要是宋代新儒学的复兴。复兴儒家思想的道路是“自力更生中之多形结构” ,亦即“以儒家为本 ,而沟通东西思想”  相似文献   
5.
《孔丛子》六卷当出自“汉魏孔氏家学” ,其前三卷记孔子、子思言行 ,可能是辑先秦孔氏遗文。《孔丛子·记义》篇载有一大段孔子对《诗》的评论 ,其与上博简《孔子诗论》有着内在的关系 ,可以将它们视为同一个体系而相互参释和补充。《孔丛子》“诗论”与上博简《诗论》都反映了先秦儒家早期说诗的风格和内容 ,而与汉代形成的《诗序》传统不同。《孔丛子》“诗论”对朱熹的《诗经集传》有一定影响 ,在从汉代诗学向宋代诗学的转变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孙鹏  徐克谦 《管子学刊》2014,(1):14-16,21
管仲与晏婴同是先秦齐国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他们的故事中均有不为所事之主而死的情节。从民俗学角度,说明时代和民俗的变化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分析孔子评价人物的仁、道标准及其言说标准下的管晏形象,为当下职场人士处理上下级关系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7.
The author examines He Lin’s interpretation of Zhu Xi’s method of intuition from a phenomenological-hermeneutical perspective and by exposing Zhu’s philosophical presuppositions. In contrast with Lu Xiangshan’s intuitive method, Zhu Xi’s method of reading classics advocates “emptying your heart and flowing with the text” and, in this spirit, explains the celebrated “exhaust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principles of things (ge wu qiong li).” “Text,” according to Zhu, is therefore not an object in ordinary sense but a “contextual region” or “sensible pattern” that, when merged with the reader, generates meanings. Furthermore, by discussing the related doctrines of Lao Zi, Zhuang Zi, Hua-Yan Buddhism, Zhou Dunyi, and Zhu Xi’s own “One principle with many manifestations (li yi fen shu),” the author identifies the philosophical preconditions of Zhu’s method. Based on this analysis, the author goes on to illustrate Zhu’s understanding of “observing potential yet unapparent pleasure, anger, sorrow and happiness” and “maintaining a serious attitude (zhu jing).”  相似文献   
8.
高旭 《管子学刊》2013,(1):44-50
《淮南子》对墨子持有复杂的政治认识与态度,这在秦汉思想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黄老道家的根本立场出发,“批墨”是《淮南子》政治思想的基本主张,但与此同时,《淮南子》也内在地显示出“尊墨”的政治情怀,进而试图对墨子政治思想有所借鉴和汲取,达到“融墨”之理论目的。对待墨子及其政治思想的历史态度,既凸显出《淮南子》立足黄老,融通诸子的博大精神,也彰显出墨子在秦汉政治思想发展中独特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9.
《管子》生态伦理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的天人观,“道为物要”与“德润万物”的伦理观,“人君天地”与“人与天调”的实践观。其深刻的精神理念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些启示我们应从强化生态意识、加强生态制度建设、实施行为生态化建设、坚持生态化修养建设等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从银雀山汉简看王念孙对《晏子春秋》的校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念孙《读书杂志》对于古籍的校勘,历来受到学者们的推崇,但一些具体结论也多有争议。由于70年代山东银雀山出土的汉简中有一部分是《晏子春秋》,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看王念孙校勘的成就与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