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代历法的发展过程中,<周易>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早期主要表现为用易数解释历数,这种作用在唐以后逐渐消失;"卦气说"曾在一段时期内被作为历法的内容;而<周易>的"治历明时"思想对于历法研究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成为重要的治历原则之一.无论如何,<周易>对于古代历法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对<太极图>的作者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首先,本文从比较<太极图>与<太极图说>对"五行"思想的不同表达入手,指出二者所论的"五行"思想分别属于不同的流传系统.其次,本文较深入的比较了这两种"五行"思想的异同之处,进而指出基于这一矛盾可以初步判断,<太极图>与<太极图说>决非一人所做.  相似文献   
3.
沿着班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的思路,后人就会寻求《太玄》与《周易》的对应关系,结果却发现二者有诸多不合。以此回溯汉代《易》经存在的实际情况:三《易》并存、《周易》尚未定型,说明《太玄》不仅仅是模仿《周易》,而是综合参照了当时存在的古《易》。本文通过分析《太玄》与《连山》、《河图》、《洛书》的具体关系,揭示《说卦》是《太玄》与古《易》联结的纽带,明晰三《易》发展的实际线索。  相似文献   
4.
《周易.乾卦》头四个字是"元亨利贞",历来有根本不同的解释。《易经.文言传》有著名的"四德"说,将"元"、"亨"、"利"和"贞"都读作单独的名词,即"善之长"、"嘉之会"、"义之和"和"事之干"。与此不同,不少注疏家将四个字分成两段,即"元亨"和"利贞",但是没有一致的理解。譬如,朱熹以为"利贞"是"利在于正"的意思,而高亨谓"利贞犹言利占也"。本文采取后一种译法,但是与朱熹和高亨又有不同。本文首先论证"亨"原文应该是"饗","元亨"或"元饗"的意思是本次贞卜的祷告被鬼神享受,然后又提出"利贞"应该读作"利于贞卜"的意思。表面看来,第一次贞卜的结果告诉贞卜者再进行贞卜似乎有违情理,然而本文论证中国古代卜法往往进行习贞。"利贞"是指导贞卜者再作习贞。  相似文献   
5.
刘彬  王敏 《周易研究》2005,(5):30-36
<易纬·稽览图>卷下载有一种"一爻直一日"的卦气占术,还少见学者讨论.本文对这一占术作了梳理,并对其特点、流传作了初步考察.与<稽览图>卷下"六日七分"卦气术不同,<稽览图>"一爻直一日"的卦气术,与焦赣"焦林直日"卦气说有密切的关系,二者可能同属于<连山><归藏>系统.此术至唐一直在流传.  相似文献   
6.
刘彬 《周易研究》2004,(6):22-27
<易纬>的<乾凿度>和<通卦验>分别记载了两种八卦卦气思想,虽然都是关于八卦于一年中用事的学说,但二者在具体内容、卦序、所属易学流派等方面有所不同.本文即对这些方面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Lizhu Li 《亚洲哲学》2017,27(4):369-377
Zhu Xi, as a great leader of Neo-Confucianism, established the succession of the Way and raised Zhou Dunyi to the position of successor of Mencius. Zhu Xi drew attention to Zhou’s thought and wrote a commentary on his Taijitu Shuo 太極圖說 (Discussion of the Taiji Diagram) and Tongshu 通書 (Penetrating the Scripture of Chan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annotating these two works, Zhu discussed the texts with scholars such as Li Tong, Lü Zuqian, Zhang Shi, and Lu Jiuyuan to improve his annotation. The suggestions from other scholars affected Zhu’s explanation of Zhou’s works. This essay studi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Zhu and his friends and attempts to explain how Zhu’s commentaries on the Taijitu Shuo and Tongshu were affected by other scholars’ suggestions.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是找国的文字学经典,也是一部隐秘记载着中国上古历史状况的百科全书。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中部分字义的探讨,窥探其中蕴含的先民农业崇拜心理。  相似文献   
9.
季蒙 《周易研究》2004,(3):58-61
论文通过对<说卦>中纷繁的类现象的讨论,旨在说明周易观象取类思维的规律,从而接通中国学术中类思维的规律,指出类思维是贯穿在古代思想学说中最一般的规则.  相似文献   
10.
由上博简《诗说》的体例论其定名与作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博简《诗说》中出现的六次“孔子日”以及以“曷”字形式出现的孔子言论,实际上都是《诗说》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论来支持自己的《诗》学观点。由这一体例可以肯定,《诗说》的作者不是孔子;而应该是孔子的门徒或再传弟子。据有关材料判断,这个门徒最有可能是子夏。因此,《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所定名的《孔子诗论》,若更名为《诗说》更符合竹简内容,也切合周秦古书的定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