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全麻喉罩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60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全麻喉罩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 组)与气管插管全麻组(B 组),每组各30例。记录麻醉前(T0)、气管插管(置入喉罩)前(T1)、气管插管(置入喉罩)后即刻(T2)、CO2气腹后10min(T3)、术毕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喉罩)前(T4)时的 IOP 。结果显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比较,可有效降低患者在诱导插管、CO2气腹与患者清醒吸痰、拔管所引起的 IOP 升高反应(P<0.05)。  相似文献   
2.
3.
探讨SLIPA^TM喉罩用于全麻眼外科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和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60例ASA Ⅰ或Ⅱ级在全麻下实施眼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LIPA^TM通气道组(30例)和气管内插管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SLIPA“通气道/气管导管后即刻(T1)、插入SLIPA^TM通气道/气管导管后5...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无创检测技术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进行评估和监测对于评价病情、治疗反应以及预测急性发作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相关的检测技术包括无创技术和有创技术,无创检测技术主要有气道反应性测定、诱导痰检测、呼出一氧化氮(NO)测定、呼出气冷凝物检测以及血液、尿液当中炎性介质的检测,常用的测定指标包括NO以及代谢产物、H2O2、嗜酸粒细胞计数及其颗粒蛋白、白三烯等等。在应用于临床时还需要解决标本采集的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作为一种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已经广泛受到重视,是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发病因素.OSAHS引起的频繁血氧饱和度下降和夜间睡眠结构紊乱对心脑血管系统产生严重的危害.本综述主要讨论OSAHS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和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了解OSAHS和脑卒中之间的联系对于脑卒中的一、二级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心气道狭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由于其部位在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因此可造成严重呼吸困难。近年来,围绕中心气道狭窄的处理,出现了很多介入治疗的方法,包括电刀、冷冻、氩气刀、激光、光动力、支架置入、球囊扩张及近距离照射等。如何合理应用这些技术是呼吸内科临床医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治疗重点的转移与“祛痰化瘀”的治则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支气管哮喘(哮喘)发病机制深入的研究,医学界将哮喘治疗的目标被定位于气道炎症的消除,但其治疗仍局限在气道局部炎症的控制,而对全身免疫功能紊乱束手无策。祖国医学讲究整体观念和治病求本,将气道炎症及与此相关的炎症介质和因子统归于痰瘀。气道炎症与痰瘀阻肺为不同医学体系对同一病症的诠释,二者殊途同归。祖国医学注重辩证施治、合理运用理法方药,疗效确实,副作用小,可以弥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人工气道管理各个环节的处理,关系到机械通气的顺利进行,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气道管理的策略应该注重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在全身调整的基础上细致地管理气道的各个环节,体现气道管理的艺术。本文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阐明气道管理与VAP防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气道湿化——简单而又复杂的话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气道湿化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通常为分子形式),以增加吸入气中的湿度,使气道和肺能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化气道粘膜、稀释痰液、保持粘液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其适应证广泛,且无绝对禁忌证,是气道管理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其中加温湿化器和热湿交换器最受推崇,但两者的疗效孰优孰劣尚难确定,因此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