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1920年为界,梁启超的文化身份有着“政治型思想家”与“思想型学者”的显著区别。要具体了解这一身份嬗变的文化内涵,就须走进《清代学术概论》的文本世界。从“政治型思想家”到“思想型学者”这一身份嬗变,使得梁启超在生命的最后十个年头成了一位伟大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人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采用人格形容词评定法、心理传记法对历史文化名人梁漱溟的人格及其形成、发展进行了研究。因素分析揭示了梁漱溟的自信、认真、自律、好强等人格特征,通过精神分析可推论其可能具有自恋型人格倾向,梁氏这些人格的形成、发展受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他的人格可作为解释其参与的特定历史事件的强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人格形容词评定法对诸葛亮的人格进行了定量研究。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诸葛亮在大众印象中主要表现出"忠义"、"沉稳"、"严谨"、"贤明"和"守信"五大人格特征,并通过对该评定结果与收集到的其他资料进行相互印证,从而全面描绘诸葛亮在大众印象中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的"人类心理学"及其理论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以华生、郭任远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观点上的批判,梁漱溟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人类心理学”。它是儒家心性论的“现代版”,同时又是一种人性论。该理论体系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心理学史和伦理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再论梁漱溟心理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友荣 《心理学报》2000,32(4):470-475
该文从心理发生的动力、身心关系的活动机理、知识构成的方法、心理发展的条件、心理保健方法和学习心理学思想等六个方面历史地、系统地论述和评析了梁漱溟先生的心理学思想,并从多角度阐述了他对我国早期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以期确立他在我国近代心理学史上的地位和全面认识梁漱溟先生。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一身兼有旧学和新学影响,在《管子》研究上也有所建树。他的《管子》研究,正处于变法维新时期,他以今文经学的宗旨为指导思想,通过对中西方制度等方面的对比,试图找到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剂良方。《管子》是礼法并重、制度以刚柔相济为要,故而十分符合梁启超的初衷。他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通过《管子》书来评价管仲,并突显了《管子》的经济与法治思想,这是其《管子》研究的特色,并在《管子》真伪的讨论、义理的研究和管子形象的提升上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是清末著名的思想启蒙大师之一,文化巨擘。尽管他本人没有系统地进行过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但在其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中却闪烁着心理学思想的火花。本文初步探讨了梁启超的心理学思想,将其心理学思想总结为神具形生、境由心造的心理本质观,“慧观”和“悟”的认知观,意志自由和立志的志意观,重情轻智的情智观,共通和完满的人格观,并讨论了其心理学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研究中始终存在以下问题:西方心理学框架的束缚,思想与生活实践的分离,思想演变历程的忽视。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新的研究视野。工夫论具有“知行合一”的特质,其中思想与行动融合无间,而且具备动态展现的条件; 梁漱溟有丰富工夫实践,且与他的心理学思想有不可分离的联系。这些使工夫论作为研究视野契合于梁漱溟的心理学思想成为可能,并使之有别于既有的心理学史和本土心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从文化比较的角度 ,以不同于启蒙理性的新思路 ,分析了现代性中的传统、现代化的多元倾向和从民族传统中挖掘现代性资源的重要性。他以传统儒学为基础 ,用佛学和西方哲学对儒学经典进行了现代诠释 ,讨论了儒家传统资源在现代国家和社会建设中可能有的意义。他的乡村建设实验试图重建农村的礼俗机制并导入科学技术 ,以造成儒学复兴的社会基础 ,把寻求传统文化价值的空间 ,从书斋引向社会 ,把传统儒学的道德实践转化为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社会整体实践 ,从而扩大了儒学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0.
管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在历史上曾写下辉煌的篇章。管子的思想受到历代学者的关注,也发挥着重大作用。1909年,清政府和立宪派忙于“预备立宪,维新国政”,著名学者梁启超把目光投向管子,为管子重新作传。梁启超从史学家的责任和精神出发,认为管子在先秦时就已经初步主张在中国实行立宪政治,从而将管子的爱国精神、民族主义置于近代民族危亡的环境下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